“红梅花儿开,朵朵放光彩,昂首怒放花万朵,香飘云天外……”6月2日晚,由长春大学师生排演的大型民族歌剧 《江姐》在学校图书馆报告厅首演。省市有关领导,社会各界人士,学校领导班子成员、师生代表观看了演出。
音乐学院200余名师生倾情参演,为在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样的视听盛宴,一堂生动的“音乐党史课”。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演出中,师生们用嘹亮歌声演绎角色,用赤忱的情感向伟大祖国告白。此次排演的是民族歌剧《江姐》的七幕完整版,参演的主要演员、交响乐团、合唱团全部为音乐学院师生,此举弥补了吉林省高校大型民族歌剧排演的空白,更是用实际行动为庆祝建党百年献礼。
音乐学院教师、歌剧《江姐》总导演王月介绍说,学校排演的大型民族歌剧《江姐》,具有里程碑意义,所有的道具由美术学院的师生制作,所有的演员都是长大的师生,其中还有不少00后的演员。“虽然觉得那个年代离他们比较遥远,但通过排练过程的讲解,这些00后的孩子们很用心,也很入戏,越排练兴奋点越多,仿佛回到那个年代。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和看课本的感觉不一样,很多同学排练后有感而发,一次次留下激动的眼泪。”王月表示,通过这次演出,学校把课堂“搬上”舞台,对广大师生进行思政教育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精神动力。
90后女孩孙冬冬是“江姐”的扮演者,是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研究生。毕业后5年,她重新回到母校读研,对于这次演出,倍感珍惜。“当初知道学校招募演员,我特别激动,一直很敬佩这些革命烈士,以前都是从书中或电影了解他们的故事,这次能有幸出演‘江姐’,对我是鼓舞、是挑战、更是学习。特别是再次回到校园,很珍惜和老师同学的朝夕相处,这次参演机会更是来之不易。”寝室、图书馆、排练室……从去年9月,孙冬冬开始了10个月“三点一线”的生活。经常是从早上8点排练到晚上10点,由于长时间的排练,孙冬冬的颈椎开始出现不适,为了迅速恢复身体状态,她每天早起先去做按摩然后匆匆赶回学校继续排练。随着她表演渐入佳境,同学们经常私底下叫她“江姐”。孙冬冬说:“有人叫我‘江姐’,不单是我扮演‘江姐’,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是‘江姐’,因为‘江姐精神’永远都激励着我们。”00后学生单良首次参演歌剧,他说这次演出是一堂生动的专业实践课,于他而言就是一次锻炼和成长。“通过这次排练,小到每句台词,每个声调都要反复磨练,练出了定力,获得了专业提升。每一场演出都是对我们学习效果的检验。”
现场观众表示,歌剧《江姐》通过师生们的演绎,散发着革命英雄主义的永恒光辉,这次观看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,是一次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党爱国教育。歌剧《江姐》是学校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、庆祝建党百年百项系列活动的重点项目。这既是一节沉浸式的党史教育课,更是一堂生动鲜活的思想政治课。学校通过《江姐》的排练和演出,把“江姐精神”融入到人才培养的生动实践中,融入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,融入到党史学习教育中,融入到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,融入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使命中。通过深度挖掘“江姐精神”及其时代意义,大力传承弘扬红色基因,培育新时代红色传人,激励师生继承革命先烈崇高精神,使红色基因成为长大人共同的人文情怀和价值追求。